走入大稻埕,就像行走在起伏的脈搏上,
時刻警醒,時刻震懾,
這裡曾經是台北最繁榮的地方,
後來頹萎了一陣子,近來許多文創產業進入,
咖啡館一家接一家,後來發現,
這些咖啡館都有著一種曖昧共生的靈魂,
每有誰是這場革命的策劃首腦,
只有越來越多,相似的氣味聚集,
如果說一定要有一個統稱,那就是「台北style」。
突然,也是時候離開舊東家了。
趁著空擋,把附近一家很想去的甜點店也吃一吃,
(這樣就了無遺憾了吧!)
想去卻遲遲沒去吃的理由有很多,
老闆畢業於巴黎斐杭迪(Ecoles Grégoire-Ferrandi),
因為看到巴黎的朋友老是在臉書貼這家的蛋糕,
原來老闆是她弟弟,對於有點淵源的店我通常會迴避,
因為怕寫不好被殺頭,(好在朋友鼓勵我大方地寫!)
在甜點店與久違的朋友相見歡,大聊生活種種瑣事,
喜歡搬家後的WUnique,更加舒適、有質感,
也期待我的B計畫能像WUnique一樣成功,
勇於發掘全新的自己。
去巴黎前,在中山區的老巷弄中遇見Modern Mode & Modern Mode Café,
(請參考這裡)
回國後,在迪化街老巷中又再次遇見Modern Mode & Modern Mode Café,
當初我稱這是古典摩登巴黎魂咖啡館,
但現在我不這麼稱她。
我很清楚,她並不完全屬於巴黎,
比較像是老上海刻意仿效的巴黎風華,
這種感覺要怎麼形容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