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遠道而來的父母,特別訂了一間米其林推薦餐廳接風, 上一次來是和我的寶貝妹妹,好氣氛與美味的餐點讓我們印想深刻。 但仍有意猶未盡的感覺,這次想要試試同一家餐廳的另一分店, 讓父母也可以嚐嚐我心目中評價極高的本幫菜餐廳!…
上海的夜,迷人而璀璨,從晚餐開始,到餐後的一壺酒, 輕奢的酒家同時具有小家碧玉的婉約甜美,與大家閨秀的強大氣場, 復古的窗上綴滿點點華燈,像是留在上海舊時代中, 越走入上海的夜,越沉醉入迷。 …
店主兩人決定一起全職開間咖啡館的時候,已經快要40歲,破釜沈舟來到上海開始找店面, 開店的過程不是很順利,甚至失敗過一家店,但兩人仍全力以赴,彼此成為彼此最大的後盾。 女主家銘說:「兩個人到了後面不是你望我,我望你,而是兩個人一起望向前方。」 讓我想起《小王子》的作者安東尼.聖修伯里(Antoine de Saint-Exupery) 在1939年出版的《風沙星辰》中的一段話: 「愛絕不是互相凝視,而是一起往相同方向凝視。」 最危險的愛莫過於,忙著在對方眼中尋找自己,而忘了自己也該成為對方的依靠。…
在大陸生活的日子,其實不會特別想要吃台菜,因為通常會很失望。 吃過很多號稱是道地台菜的餐廳,什麼都冠上:台灣熱銷、來自台灣、台灣人最愛, 但賣的東西,基本上都是我沒有看過的,怎麼稱得上是熱門臺菜呢? 直到和朋友發現了這一家,夏朵星期天,我才算認同上海有真正的台菜餐廳!…
老興隆餐廳在南京路步行街的邊上,如果坐地鐵,就要在人民廣場下車。 南京路步行街雖然是一級戰區,但好吃的餐廳都臥虎藏龍躲在巷弄裡! 巷弄比大街值得探究,以至於我老往裡面走,有時候吃太飽, 再多走幾步路到蘇吳淞江,沿著江邊的南蘇州路經過外白渡橋,走到外灘去, 春天時江畔的櫻花樹花都開了,老上海的街道與櫻花, 文末帶大家去我的私房景點賞櫻去!…
魔都不缺精緻美味的早午餐,但若還要同時兼具跨時代的歷史意義, 那麼絕對不會有人忘記這家。這是一間從來不會需要你早起的早午餐, 每個假日從早上11點至下午4點,睡到自然醒沒有問題! 又十分方便地,店就開在南京西路步行街附近, 所以這次我爸媽來上海找我玩,我就安排來這間用早午餐, 一間店當一個景點,早上吃飽飽,下午才有體力在上海繼續逛! The Press 上海市黃浦區漢口路309號申報館1樓A1-0 […]…
這年頭來上海,不再只是貪圖一餐道地的本幫菜, 時髦的早午餐,也漸漸成為魔都朝聖的趨勢! 爸媽來上海找我,我們一起住了幾天,也許我不是個出色的嚮導, 行程都以各種美食為主,我們不是在餐廳,就是在去餐廳的路上, 最後一天,我安排了一頓慵懶休閒的早午餐,好吃是必須的, 餐廳走文青氣息的輕工業風格,如果夠假掰,整個餐廳都是你的攝影棚! 完美的採光,Loft的調調,我在這裡殺了無數張快門, 拍累了,一杯咖啡 […]…
「在我所有去過的國家裡,我最懷念的,是巴西。」 凱西閉起眼睛,一瞬間滑入自己的世界。「那沙灘,真是太美好了。」 這裡是魔都年輕人夜晚很愛聚集的酒吧一條街FOUND 158, 街上聚集了來自各國,風格截然不同的酒吧,也有來自於該國家的特有酒款, 像是一部迷你的世界酒精地圖,這天我們選了一間巴西風格的酒吧, 渾然異國的調性,豐腴翹臀的服務員,喝的是巴西國酒卡沙夏, 我們喝卡沙夏的時候,不知不覺閉起眼睛 […]…
吃蟹在江南是件慎重的大事,在上海尤其兢兢業業, 當地有個廣為流傳的笑話,是這樣說的: 上海人搭火車去烏魯木齊,上車後便開始吃一隻蟹,直到下車才吃完。 (開玩笑,一趟要坐30~40小時呀!) 可見上海人看待吃螃蟹,十分慢條斯理,急不得, 非得有閒情雅興,耐心地抽絲剝繭,才可嚐到一小口蟹肉的滋味, 所以品蟹,自古以來都是上層社會的時尚。 王寶和酒家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603…
乌鲁木齐中路上,有數不完的小店,每一間都像是長路上的一顆小星, 小星串聯成線,一路上點點光斑,好不繁華美麗。 fine cafe&canteen無疑是街上早午餐廳中最亮眼的一顆星, 每個早晨,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會把小店擠得滿滿滿,(坐我旁邊的女孩是從廣州來的) 這裡最叫好叫座的品項是鬆餅,每一種都教人食指大動,不得不佩服老闆的創意, 依照不同的季節,不同的食材,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美味鬆餅! […]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