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輕的時候一直在尋找,能觸動靈魂的基調,
是深夜不打烊的昏暗咖啡館,是曖昧不明的酒精催化,
是可以與一群朋友,盡情分享各種故事的場所,
是就算只有自己一個人,也能完全放空的地方,
就像一個空間的魔術師,承載著各種可能,
這間咖啡館完全能滿足這種需求,「這間」是他的名字,
這間咖啡給人很年輕的感覺,但年輕時總覺得自己擁有一頭老靈魂。
Category:
臺北味誌
-
-
-
-
-
-
-
-
-
-
第一次吃法式吐司在法國,還記得是在布列塔尼的房東家,
這道料理法國人來說家常得像煎一顆荷包蛋,
法式吐司法文叫作「Pain perdu」,
Pain是麵包,perdu是毀了、浪費了的意思,
簡單地說就是麵包回收再利用。
法國氣候乾燥,麵包一兩天就乾掉不能吃了,
這種方法可以延長食用時間,變得更花俏後,也深得小孩子的喜愛。
扯遠了,總之Pain perdu離開了法國之後更是加油添醋地華麗,
尤其在日本,更被點綴地像精品似地,十分有趣!
這次日本福岡的知名品牌Ivorish,在台北信義A11設立了一家慢閃店,
除了包含Ivorish自有的餐點外,也與「粋鮨」及「七三茶堂」合作,
推出聯名款,這樣的合作不但讓我們耳目一新,
也激發出了豐富的味覺想像力!
Newe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