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人的大稻埕,百年光景,從豪宅區變成文化保留區, 商鋪變成文創商店,醫院變成文青咖啡館, 咖啡館裡,有傳統老宅的長窗與紅色格子地磚, 環顧四周,端詳歷史,機會與命運都讓人措手不及。 …
近來又搬回台北,在熟悉的城市裡,過著大同小異的生活, 只有很偶爾的時候,才會一時興起想找間咖啡館待。 午間陣雨後濕漉漉的迪化街,陽光依舊明媚,空氣裡有土壤的味道, 突然想探險,想找一間有趣的咖啡館,就這麼窩到傍晚。 …
當年重要的「台灣新文化」發聲地點,今日開起了地中海料理, 這饒富民族意識的地方,現在可以喝到台灣各地精釀啤酒, 歷史頭也不回地飛逝,那些花火如雲煙,我們已經不再感到驚心, 我們穿著時尚衣裳,在華麗的餐廳、吃著驚艷的菜餚、喝杯來自西洋的紅白酒, 這也是當今人民的「新文化運動」一種體現方式, 我們在過我們自己了歷史。…
突然,手機上的地圖功能全部失效, 我被困在大稻埕內走不出來, 天色已暗,卻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, 也許必須擁有相似的靈魂,才可以在黑夜裡找到彼此… 白天是一條喧鬧的街,傍晚開始變得恍惚, 我們把一個身邊的故事演成長篇大論, 大稻埕的夜,怎麼也過不完。 小城外 Bar CityNorth 台北市大同區民樂街34號2樓…
夜色撫過茜紅鏽花沙發, 毫不掩飾半世紀前的風流多情, 非得看遍花花綠綠浮世塵埃, 才肯說自己不是處處留情, 只是博物窮理、增廣見聞罷了。 我們是夜裡朝聖的群眾,一片赤心沒有什麼貪圖, 遙遠望見夜色催更,便不敢再走近…。 Peacock Bistro 孔雀餐酒館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97號…
走入大稻埕,就像行走在起伏的脈搏上, 時刻警醒,時刻震懾, 這裡曾經是台北最繁榮的地方, 後來頹萎了一陣子,近來許多文創產業進入, 咖啡館一家接一家,後來發現, 這些咖啡館都有著一種曖昧共生的靈魂, 每有誰是這場革命的策劃首腦, 只有越來越多,相似的氣味聚集, 如果說一定要有一個統稱,那就是「台北style」。…
去巴黎前,在中山區的老巷弄中遇見Modern Mode & Modern Mode Café, (請參考這裡) 回國後,在迪化街老巷中又再次遇見Modern Mode & Modern Mode Café, 當初我稱這是古典摩登巴黎魂咖啡館, 但現在我不這麼稱她。 我很清楚,她並不完全屬於巴黎, 比較像是老上海刻意仿效的巴黎風華, 這種感覺要怎麼形容呢?…
中秋節這天與巴黎的好友一起吃飯! 懷念半醒半醺、扯開開話夾子高談闊論的日子, 好友就是平常沒有什麼聯絡,但是一見面就吱吱喳喳說不完! 還好這天豐饒薌舍有開,有著台灣魂的法國料理,真是太適合今天了! 主廚Rolf是個對料理充滿熱情的咖,用創意將台灣料理用法菜方式呈現, 充滿衝擊與驚喜,很高興看到台灣能看到這麼棒的創作料理。…